近期,恒通化工电气中心按照“算账”文化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人员操作、技术改造等方式,积极挖潜节能,在降低设备损耗上取得较好效果。
岗位培训提素质。电气中心各班组利用长白班和运行班白班下班后一小时,由各班长组织,中心领导监督指导,班组职工轮流讲课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基础知识、供用电系统流程及岗位操作。通过PPT、黑板报书写绘画、现场手指口述等方式,让职工掌握岗位系统知识、电气设备构造原理、运行注意事项等技能。
规范操作提效率。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责任清单,细化“两票三制”,规范“电气三种人”管理,对每个配电室每台电气设备操作、维修、运行、保养进一步规范,要求每个职工按照规范操作,按照流程维护,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小技改大成效。完善双氧水低压侧系统功率因数,由0.85提升到0.9,一年节约维修费用14.89万元。加强电气自动化更新改造,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定期调整室外照明关停时间,每天节约0.5小时,每年节约20余万元。利用员工查隐患奖励政策,制定电气设备巡检和隐患排查标准。对高压电电机出现绕组绝缘故障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并开展类比排查,通过严格控制,1至10月份外修费用与去年同比减少10.17万元,修复备件28.6万元,节约费用27.55万元。推进票证管理的标准化、微机化,组织各工段编写本岗位所有操作票标准样票,避免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差异而出现操作票隐患。根据国家电网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高压开关装置反事故措施并认真执行,维护独立网的运行安全。加强公司发供变电系统关键点的控制,组织4#、6#发电机组计划检修及绕组更换工作,完善发电机励磁装置电压自动调整,定期根据公司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低品减载顺序等系统稳定措施的功能;加强供电电力电缆线路的定期巡检,利用好电力系统35KV中性点中阻接地模式的优势,逐步实现电力电缆线路在线监测方案,做到故障提前预警,避免因电力电缆故障引起电网崩溃的现象。